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20/3/19 瀏覽次數:1497
2019年,湖北省制訂了雄心勃勃的“一芯兩帶三區”戰略。未曾想,剛一年就遭此嚴重疫情意外打擊,損失慘重! 但無論如何,發展經濟仍是長期目標。針對芯屏端網、光通信、裝備、原材料生產等重要領域,千方百計讓一批企業早一天復工就少一些損失。
抗疫!復工!抗疫、復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目前疫情形勢來看,抗疫與復工實際上并不矛盾。如果說抗疫是一場戰爭,其實,復工也是一場需要系統規劃、精心組織的戰爭。千難萬難抗疫,千方百計復工!要拿出抗疫的精神積極穩妥推進復工。
1.一碼通用,健康碼要盡快統一或打通
現在各地的健康碼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省利用自己的政務APP在搞健康碼,比如鄂匯辦、隨申辦、粵省事,有的省市利用支付寶在搞健康碼,有的城市利用政府的官方微信號在弄健康碼(就是微信體系),湖北、武漢還幾者都有。本人注冊了兩種,一個沒審核,一個用不上。最近,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也推出健康碼,說是會逐步與各地健康碼對接。可見,就這一個健康碼就弄得如此復雜。所以,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需要相互打通。毫無疑問,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全國都采用一個系統,比如,就用支付寶的系統,然后把各地的認證處理權限開放各個地方,這樣遠比搞多個系統再進行信息集成簡單高效得多。
健康碼就是通行證!湖北省、武漢市應該首先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集中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2.千方百計,在“停不得”的企業之外,再梳理一批優先復工的重點企業
2月29日,湖北公布了《對省內必需返崗人員核發“綠碼”通行證》的通知。通知指出,湖北省內首批流動人員涉及的行業、領域有:各地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相關企業的返崗員工。
實際上,除了以上企業以外,還應該梳理出一批重點產業和供應鏈關鍵企業優先復工名錄,推動優先有序復工。這些企業應該包括一些重要的出口型企業、湖北省內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以及影響國內其他地區客戶、國外客戶的供應鏈上的關鍵企業。針對這種情況,及時制訂湖北省《當前優先復工復產的企業分類目錄和保障措施》,讓企業制訂周密的復工計劃、準備復工安排、采購復工物資,并及時告知客戶確切時間,為企業減少經濟損失。
3.想方設法,讓需要返崗的人員及時返崗,保證企業有工可用
通過認可其他省市已經做過的健康檢測及健康碼認證,允許在湖北工作的外省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員,及時返回省內工作地。回家過年的省內人員,只要符合健康要求,也應當允許其返回工作所在地。畢竟,武漢封城及全國嚴防死守已經整整40天,不是14天。
深入了解重點企業人員分布信息,政府部門可以進行專門梳理,安排城市之間的點對點交通車,接送企業人員返程,避免公共交通出行中的風險。
對于優先復工重點企業的人員,如果確有必要的,可以在優先保證醫院抗疫需要的前提下,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從網上查詢,似乎檢測費用是200多元左右,這個費用相對不復工帶來的損失而言還是可以承受的。
4.靈活多樣,把一切可以用的人才利用起來
面對省外部分地區對來自湖北的人員返崗要求隔離14天或作“自動離職”處理的情況,省內可以有一些短期的靈活政策,支持這些人員就近在省內就業。或者,支持這部分人短期在省內就業,就業期間工資社保可雙向協商。避免這些人員去外地無法返崗,在本地也無崗可上,造成人才的浪費。
鼓勵企業靈活聘用退休人員返崗。鼓勵在本地的應屆畢業大中專學生提前參加工作實踐,以工代培,為企業復工提供人力資源保證。
5.控制人數,部分崗位部分產線先運轉起來
考慮人員聚集帶來的潛在風險,需要復工的重點企業,可以采用部分復工的方式,部分崗位、部分產線先運轉起來。部分復工總比不復工強。復工以后,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工作計劃、生產計劃,采用當前適當加班后期安排調休的方式,利用部分人員部分產線盡可能提高產能和產量。
6.專車出行,通過班車或廠內住宿的方式解決員工出行問題
在公共交通沒有完全開通的情況下,允許企業采用班車的方式,接送員工上下班。具備可能條件的企業如果確有必要的,可以利用未復工的辦公室在廠內短期安排部分員工的住宿,避免員工出行帶來的潛在風險。
其實,也有不少企業員工是私家車出行,基本就可以解決出行的問題。
7.定點包餐,合理有效解決員工就餐問題
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一般都有內部食堂。就餐時當然要注意不聚集,錯時、分開。
企業規模不大的,要鼓勵員工自帶午餐,或由企業跟餐館協商定點供餐的方式,避免員工外出就餐,也可由此解決部分餐飲服務企業的復工問題。
8.非重點復工企業,應允許業務關鍵人員在必要時到企業處理業務
目前,武漢市小區封閉,人員一律不得外出。雖然有些工作可以在家處理,但是有些業務還是需要到公司處理,比如說,開發人員需要到公司的服務器拷備代碼、獲取文檔,財務人員需要為客戶開具發票,以及為業務合同蓋章等等。
實際上,在目前沒有恢復公共交通的情況下,企業個別人員通過私家車往返出行,可以避免潛在的風險。所以,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不一定都得一刀切。
9.業內調劑,行業協會可以適當推進省內外物料、訂單的相互調劑
發揮行業聯盟、產業協會的作用,充分考慮省內外間的物料、訂單的相互調劑。鼓勵產業鏈比較短的行業,通過行業協會協調相關生產要素積極復工。鼓勵企業加大本地化配套力度,哪怕短期增加生產成本,以降低因供應商停工、交通不便帶來的影響。
10.抓大不放小,政府要想方設法讓中小企業活下來
我國中小企業占全部規模企業的99%,中小企業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創造了60%以上的GDP,是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強,但中小企業現金流本身就比較吃緊,一兩個月不復工,實際上已經獨力難支。
在我們的專業討論群里,不只一家企業憂心忡忡地表示,庫存物料已經消耗殆盡,再不復工,企業將沒有物料供應,下游客戶也將面臨停產,影響主機廠,影響最終產品,影響出口……有些國外客戶已經明確表示不承認我國疫情為不可抗力,延期履約算違約。
從政府的層面關注并支持中小企業意義重大。要千方百計避免中小企業因為疫情影響導致的短期現金流斷裂而致使企業破產、人員下崗。要鼓勵上下游企業之間豁免延期履約的違約金問題,為企業提供基于訂單的中短期低額或免息貸款,為出現現金流問題中小企業提供必要擔保等。
政府部門應組織金融機構、龍頭企業提供短期貸款、供應鏈融資等各種手段,給予積極幫助,包括加大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以使中小企業順利度過這一次的難關。
湖北、武漢的企業不能盡快復工,影響的不僅是湖北、武漢,而是影響全國及全球的供應鏈、“共同體”! 所以,企業不能等,客戶不能等,生產不能等,生活不能等,全國不能等,全球不能等!城市運轉當然也不能一直等下去。要拿出抗疫的精神想方設法、積極穩妥推進復工。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從數字化設計到智能工廠
下一個文章:云計算重要性更加凸顯 百度如何迎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