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20/4/2 瀏覽次數:3249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四屆八次理事會上,把機械行業當前的穩增長保全局比喻成是對全行業的“一場大戰、一次大考”。他在所做的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前2個月行業經濟運行大幅下滑,大量中小企業難以在短期內擺脫困境,實現全年增長目標,還需付出艱苦努力。他要求行業上下合力推動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復工復產,努力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
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前所未有下降
在這次以視頻形式舉行的行業會議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介紹了當前的行業發展情況。指出,受疫情影響,機械企業的生產經營普遍遭遇了較大沖擊,致使近期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前所未有的下降。
工業增加值大幅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8.3%,較上年同期回落30余個百分點,分別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14.8個和12.6個百分點。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8.2%、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24.4%、汽車制造業下降31.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24.7%、儀器儀表制造業下降27.4%,降幅均創歷史新低。
主要產品生產全面回落。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品中,1~2月僅水輪發電機組和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其他118種產品的產量全面下降,其中83.3%的產品產量降幅超過20%。主要產品中,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8%、金屬切削機床下降44.96%、挖掘機下降35.68%、發電機組下降30.75%。
固定資產投資驟然下行。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40.1%、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36.2%、汽車制造業下降4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33.7%,降幅均明顯大于工業(-27.5%)和制造業(-31.5%)的投資降幅。
機械工業進出口均同比下降。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2月我國機電產品進口額1196.03億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機床下降35.3%,汽車(含底盤)下降6.1%,汽車零配件下降12.8%;機電產品出口額1720.57億美元,同比下降16.2%。其中通用機械設備下降7.8%,汽車(含底盤)下降1.3%,汽車零配件下降13.3%。
國外疫情形勢給行業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談及機械行業下一步的發展,陳斌認為,依然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疫情形勢,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行業運行仍存問題,恢復尚需時日。從全國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看,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為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其中,制造業下降15.7%。從三大需求表現看,投資、消費、出口均全面下滑,前2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4.5%,其中工業投資下降27.5%,制造業投資大幅下降31.5%。
具體到機械行業,陳斌指出,雖然復工復產工作全面推進,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問題與困難仍然存在。如產業鏈銜接不暢、零配件供應不足。供應商復工復產節奏慢于主機企業,使得上游零配件供應不足的問題成為復工復產企業反應較為集中的問題之一,已有企業因配件供應不足影響了生產;合同履行和延續困難、企業訂單普遍下滑。調查顯示,當前機械工業接近九成的被調查企業訂單下降。其中近三成企業在手訂單降幅超過50%,二成企業在手訂單降幅在20%-50%之間,另有三成左右企業表示訂單的降幅難以估計。訂單下滑、需求萎縮,企業全面復產就缺乏動力與支撐,穩定經濟運行與穩定就業的目標就會遭遇較大挑戰;物流運輸依然不暢、運輸失效延長。為機械行業配套的物流運輸服務不足,造成了物料、配件、產品運輸服務的缺口。部分企業反應當前的物流時效比上年同期延長約一倍;此外,企業還因承受多重壓力,導致資金鏈緊張;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勞動力缺口也困擾著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響國際貿易。3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 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由1月發布的3.3%降至2.9%。此后疫情蔓延的范圍持續擴大,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已經構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等至少53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受此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劇烈震蕩,國際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多國股市遭遇“熔斷”?只徘榫w和消費衰退將進一步拖累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貿易市場疲軟。
在此背景下,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出口總量較大的汽車零配件、低壓電器、民用機械、文辦設備等產品市場將面臨嚴峻的國際市場形勢。從貿易伙伴看,近期疫情快速升級的意大利、法國、德國、美國、英國等15個國家,均為機械工業重要的出口目的國,2019年出口金額合計占機械工業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此外疫情也為中美之間的貿易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來之不易的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的積極成果,遭遇負面影響。綜上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將承受巨大壓力。
系列政策措施出臺利好行業穩定發展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有利行業發展的因素也在不斷累積,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下,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出臺了眾多支持疫情防控、促進復工復產、幫扶困難企業、保障職工就業的政策。陳斌指出,近期一系列穩投資、穩消費、穩外貿政策措施的集中頒布和落實,對穩定與保障機械產品市場需求、加快行業正常生產秩序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穩投資。國家有關部門加快了項目審批與中央預算內資金下達的進度。截至3月3日,發改委已批復2286億元基建項目,比上年同期增加930億元;截至3月20日,財政部已撥付中央基建投資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進度同比提高了12.6個百分點,提前下達了車購稅資金2500多億、港口建設費70多億、民航發展基金240多億,這些資金全部都將用于支持公路、港口、航道、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經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債券18480億元,其中專項債12900億元,全部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截至3月20日,已發行新增地方專項債10233億元,北京、天津、遼寧等9省區已完成新增地方專項債券的發行工作。陳斌認為這些都利好于工程機械和重型機械行業。
廣東、湖南、山西三省日前發布44個火電項目建設計劃(含新建、續建和前期預備項目);云南新增800萬千瓦風電、300萬千瓦光伏布局與建設;華能160萬千瓦風電大基地項目獲核準;國家電網山西垣曲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開工建設。利好于發電設備行業。
國家電網2020年計劃安排電網投資4000億元以上,可帶動社會投資8000多億元;編制的《2020年特高壓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明確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整體投資規模近5000億元。利好于輸變電行業。
科技部印發《關于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和支持力度。利好于智能制造裝備行業。
穩消費。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此后,發改委、工信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商務部、發改委和衛健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等相關政策文件中,分別提出通過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促進機動車報廢更新、提供新車購置與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制等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這些政策均利好于汽車制造業。廣州市更明確今年將增加中小客車指標。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指導意見》,針對農機超期服役問題,出臺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引導各地加快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進度,促進農機市場的恢復。利好于農業機械行業。
穩外貿。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布了包括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在內的穩外貿穩外資的舉措;財政部、稅務總局3月17日發布《關于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涉及機械工業車用緊固件、鑄件等產品;商務部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的20條具體措施;商務部與財政部印發《關于用好內外貿專項資金支持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內外貿資金效益全力支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這些政策舉措都利好于機械工業外貿企業。
行業運行將呈前低后高逐步回升走勢
陳斌希望全行業要加快推動實現全面復產達產,抓緊研究后三季度追平補齊的路徑和舉措,幫助企業盡最大可能挖掘潛力、擴大市場,努力尋找新的增長點,力保行業運行不滑出合理區間。他對行業走勢給出了預判:
短期看,行業運行總體仍處于逐步恢復階段。加之前期停工停產已造成的損失,預計一季度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將出現20%左右的回落。如果疫情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在全社會復工復產率普遍回升的背景下,產業鏈配套問題逐步得到改善,機械企業生產經營秩序會加快恢復,市場也將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預計二季度機械工業生產經營將出現趨穩向好的態勢。
中期看,為緩解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困難,國家和地方有關政府部門集中出臺了多項扶持與救助政策,涉及市場保障、財稅支持、金融支持、職工返崗等諸多方面,為提振市場與企業信心發揮積極作用。上半年機械工業生產經營將逐步企穩,下半年增速將明顯高于上半年。
長期看,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是穩定的,疫情過后開展的恢復性建設與投資,可為機械行業釋放出潛在的市場,為機械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陳斌認為,縱觀2020年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走勢。如疫情能早日結束,工業增加值增速仍可達5%左右,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將保持小幅增長。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企業為何更愿意使用行業版ERP系統
下一個文章:雀巢數字化工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