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7/2/21 瀏覽次數:3442
建立和使用CRM系統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升客戶的消費并實現二次購買。首先我們應該嘗試從以下幾點入手:
1、客戶結構細分:通過數據分析和統計,了解前來店鋪消費過的客戶年齡、性別(可以通過調研來了解客戶所處的行業、收入、愛好、購物目的等),來進行現有客戶的細分,掌握客戶結構,通過整理掌握真實的消費群體,并與您當初預期的目標客戶群體之間進行對比,進一步確認目標消費群體。
2、區分新老客戶:根據客戶購買時間,來進行區分,分出新客戶、忠實客戶、不定期消費客戶等。對這些進行細分后,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不同客戶購買行為的分析和結構分析。
3、分析客戶的購買行為:通過數據分析和統計,來了解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客戶的消費情況。比如客戶的消費周期、消費頻次、消費單價、消費品牌、消費品類、重復購買情況等。(可以分析的內容還有很多,這就需要結合您的店鋪的實際需求來考慮。您最想了解什么,可以把他們都列出來)。
4、相關模型:對上面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后,可以歸納出例如RFM模型、會員價值模型等,來進一步宏觀了解并掌握整體消費者情況。
在了解了以上數據后,進一步明確消費群體,和您希望達成的營銷目標。
一般我認為提升銷售主要根據店鋪的實際情況,選擇短信、EDM、DM投放、微博、微信、報刊、軟文、廣播等方式來進行如下類型的營銷:
1、向上營銷。營銷讓客戶提升消費金額,打個比方,例如原來買LV箱包的客戶,通過有效營銷,讓他去購買愛馬仕的腰帶,而逐漸將他的消費目標提升至愛馬仕品牌的級別。
2、向下營銷。通過營銷讓客戶購買配套商品,比如一個客戶購買了LV的箱包,通過查看這類客戶的消費情況(即他們消費過什么品類?除了箱包,是否還購買過腰帶?圍巾?鞋履?購買的都是什么品牌?消費單價是多少?),來進行有效推薦,實現他既買箱包,又買了腰帶或圍巾。
3、平層營銷。通過營銷讓他不只是購買LV,還購買chanel、CARTIER等。
當然還有跨品類的營銷,如果有一群消費者,他們具備購買實力,而且最近頻繁開始瀏覽或者尋味童裝類別的商品,那就要考慮他們是為了自己購買,還是為了買了當做禮物?這些就要結合他們的基本信息來看,比如年齡29歲,女性,那以上兩種可能性就全都存在,這時候就可以進一步了解客戶需求,并推薦童裝類商品。
大概營銷的方式主要包含買贈、折扣、生日驚喜、積分兌換禮品、抽獎、推薦朋友購買獲得獎勵、市場調研、會員活動等。
在經過上述過程后,通過call center、短信平臺、EDM系統等來進行監控,查看營銷效果,比如有多少人在收到EDM后,點擊了?購買了?還是在固定時間內,通過哪種方式實現消費的人數最多?
還是根據您的需要,可以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反饋。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戰略調整,并再實踐。實現PDCA的有效過程。
就店鋪而言,CRM系統提升銷售,不僅是為了實現客戶的二次購買,還為了提升客戶的客單價、消費頻次、客戶忠誠度、滿意度,實現口碑營銷,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想他們之所想,做他們想不到的事情,讓他們成為您的免費宣傳員。
我給你的意見:
當你的過程做的好的時候,結果自然會好。交學費是常常的,但是我知道的大多數的國內的企業的loyalty program都死了幾茬了。所以想清楚再動手。
比如我在美國看到很多零售商就是在終端收集email,然后就不停給你發email,這也是一種模式,一種操作非常簡單的模式,但是極省成本的一種,也會有效。
最起碼要知道RFM細分模型和客戶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吧? 舉例通過R劃分客戶為活躍,沉默,沉睡和流失,4個部分,通過F劃分為新客戶,二次客戶,老客戶,粉絲客戶。 那么R*F劃分了16了人群。 針對不同細分群體你要制定不同的維系策略,提高復購。比如F=1,R是活躍期,劃分的活躍新客戶,那么在這個客戶的活躍期內,可以指定針對的維系計劃,比如好評有禮,產品推薦,產品使用入門,在離開活躍期前,發放一定的優惠刺激一下。 其他細分群體,會根據客戶的新老和活躍度高低,設定不同的溝通頻率和優惠力度。 初次之外,要圍繞商品作文章,不同商品策略不同,高回購頻率商品和耐用品不一樣,前者策略要以豐富產品和有節奏的促銷做維系,后者以產品關懷,和關聯銷售為核心。 在此基礎上,要建立合理的會員分級制度,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輔以積分等方式。 但客戶二次回購的提高,必須建立在客戶基礎滿意度高,商品的滿意度的基礎上,否則所有的策略都是空中樓閣。最后,CRM做的好,需要懂得“商品管理”,這個話題就隱身的太遠了,有機會交流。
CRM從業者,不請自來。
CRM能不能賺錢?能!能不能直接賺錢?短期效果不大!這也是為什么絕大多數知名品牌玩CRM滾瓜爛熟,而不知名品牌(特別是本土品牌)都想做,但效果不好,最后就不做了!深層原因,在于觀念問題,總覺得我做了CRM,生意馬上就應該有起色,沒有深度數據分析,沒有做好放長線釣大魚的準備!
CRM如何賺錢?我們從生意源頭上進行分析!
先看兩個等式:銷售額=新客戶銷售(首次消費)+老客戶銷售(二次消費+三次消費+……);銷售額=客單數(客流量*成交率)*客單價(單品價*連帶率);
先看第一個等式。
在外部環境、人員架構不變的情況下,新客戶銷售是基本穩定的,你不要想10個人,這個月給你開發10個新客戶,下個月就給你開發100個;不要指望這個月進店新客戶有1000個,下個月就翻番到5000個。每個公司商業環境基本穩定、每個門店的商圈基本穩定,導致你獲得的新客戶銷售,是大致穩定的,非常規促銷除外!
那要提高銷售,就只能從老客戶身上下手!這就是CRM的使命!新客戶消費一次后,就成為你的老客戶,如何讓老客戶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消費,需要品牌高度傳播+CRM關懷+CRM營銷,而這其中,CRM團隊要做的,就是通過CRM關懷,逐步滲入營銷,配合品牌營銷戰略,達到提高銷售的作用。
如何做CRM關懷?方法很多,如根據“二八定律”細分客戶,針對不同客戶進行不同的“3-3-3回訪”,生日關懷、節日關懷、職業關懷、家庭關懷等。關懷中,體驗非常重要,一次不好的體驗,就有可能毀掉之前10次好的體驗,記住:“每個客戶周圍,都有可能有250個潛在的客戶”。
如何做CRM營銷,樓上已經很詳盡,不再贅述!
再看第二個等式:銷售額=客單數(客流量*成交率)*客單價(單品價*連帶率)
其中,不能左右的,是客流量和單品價,我們只能從另外兩個上入手。
成交率是CRM管理的重點之一。它固然有銷售人員素質、技巧、經驗等作用,CRM的作用同樣巨大!“發掘一個新顧客的成本,是維系一個老顧客成本的5倍”。新客戶的成交率,影響因素有:品牌知名度、店鋪形象、服務認同感、銷售人員信任感、產品認同度等,而老客戶的影響因素則會少很多,諸如品牌知名度、服務認同度、銷售人員信任感等,已經在前期關懷中潛移默化了,做好產品體驗+一定促銷,OK!
再看連帶率。新客戶普遍有“我買一個試一下吧”的顧慮;而我們在不斷關懷中,已經建立的信任關系,能夠保證客戶打消“我試一下吧”的顧慮,連帶率會高很多!
綜上,要想用CRM盈利:
第一,觀念轉變,一切生意從客戶著手,而不是營銷!
第二,做好放長線釣大魚的準備,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一上來就搞營銷,連續不斷的營銷而沒有關懷,那不叫CRM,叫promotion。提高回柜率+成交率+客單價,銷售自然提升!
第三,客戶分析+客戶關懷+客戶營銷同時進行,前期,更主要的是做好各種關懷!營銷要精細化+精準化+精品化,鎖定目標客戶,再策劃相應的營銷策略!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什么是BOM